一、重金屬廢水的來源 重金屬廢水多來自化工、機械制造、電子儀表等行業(yè),根據不同生產工藝產生的重金屬廢水水質大不相同,一是廢水中所含重金屬種類不同,二是所含重金屬濃度存在很大差異,三是不同行業(yè)的重金屬廢水理化性質各有不同。因此重金屬廢水的來源決定了其處理時的整體工藝,并不存在工業(yè)重金屬廢水處理的工藝。 二、重金屬廢水的危害 重金屬是自然界固有物質,它只能通過轉化形態(tài)實現位置的轉移,但不能消失,當廢水中的重金屬進入水體或土壤會發(fā)生生物富集現象,一方面會使水體、土壤理化性質改變,另一方面抑制水體及土壤中的生物的正常生命活動,嚴重時毒害致死,當通過物質轉化進入人體并超過人體限值之后,或致敏、或致病、或致毒,危害極大。 大多數重金屬數量達到一定數值均具備生物毒性,且難以被生物降解,因此,對重金屬廢水的治理非常具有戰(zhàn)略意義。 三、重金屬廢水的處理工藝 重金屬的處理有兩個方向,一是轉移為固體經過特殊處理進行土壤填埋,二是將廢水中的重金屬進行回收利用。 在重金屬廢水處理技術中,第二種方向實現了可持續(xù)利用,是較好的選擇,但大多數行業(yè)的重金屬廢水水質并不單一,重金屬難以提煉,即使是濃縮后的回用在技術上也存在很大的桎梏,并不成熟,在未來仍有較大的提升、研發(fā)空間。 一種方向則是當下應用多的重金屬廢水處理技術,具體實現途徑則是物化沉淀。以電鍍行業(yè)為例,水質極其復雜,重金屬濃度相比其他行業(yè)更高,整體處理難度較大,對這類廢水的處理使用簡單的物化沉淀已經無法實現,在這樣的情況下,可使用朗泉重金屬捕捉劑,這是一種專門針對高難度重金屬廢水研發(fā)出的捕集劑,依靠非穩(wěn)態(tài)重金屬螯合技術,將廢水中諸如鎳、鋅、銅、錳等重金屬螯合成較大基團,進而形成不溶性沉淀去除。